在遥远的北方国度推广爱心饮食

打造爱心素食地球村
蒙古、俄罗斯

 

福尔摩沙高雄蔡玟娟师姊记录、桃园新闻组整理报导(原文为中文)

蒙古(Mongolia)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人口约二百多万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非常低。乌兰巴托(Ulaanbaatar)是蒙古首都,也是最大城市。黄金3年(2006年)6月12日半夜,福尔摩沙同修一行17人抵达乌兰巴托机场。一出海关,即见十几位蒙古同修列着长队热情地迎接我们,令我们非常感动。到达小中心用过餐点,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大家便决定一起打坐到天亮。

电视转播--诚挚的欢迎

6月13日上午,我们分成五个小组,蒙古联络人之一的巴师姊(Baasandamba)安排了五位当地同修带队,以徒步方式前往市区不同定点发传单。蒙古人既热情又单纯,对传单接受度相当高。有的人接过传单后,竟然开心地说:“哦!我知道你们,我在电视上有看到你们…”我们在错愕之余才了解,原来同修中有一位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歌星,名叫娜民金(Nominjin),她演唱的歌曲目前是当地金曲排行榜第一名。前一晚她去机场接我们时,记者也跟着去采访她,并且立刻在电视上报导了我们发传单的活动。

由于当晚便要搭机前往俄罗斯,所以我们在下午四点左右便陆续回到小中心,当天共发出了约10,000份传单。蒙古同修推广师父教理时的全心全意,以及发传单时不遗余力的冲劲与肯定,令我们非常感动。他们告诉我们,之前曾写信给蒙古国总统,并前往拜见总统,传达素食的理念,总统当场表示非常赞同这种理念。

有一位师姊为了推广素食,非常努力地研发素肉。她向我们分享说,由于肉品越来越贵,所以蒙古人民得知有其他食品可以取代肉类,并且更健康、更便宜时,都非常兴奋、期待。根据我们了解,在同修的努力下,蒙古地区已有200位已印心的同修及700位方便法同修,其中150位目前正等待印心。我们看到这种种可喜的现象,便决定将此行重心放在俄罗斯,提前一天前往当地。

造访“西伯利亚的巴黎”

6月14日凌晨,我们由乌兰巴托飞抵俄罗斯南部、素有“西伯利亚的巴黎”之称的伊尔库次克市(Irkutsk)。伊尔库次克目前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经济中心,人口有80万人。我们将团员重分成三组,并由一位懂俄语的外蒙同修带队。

当天上午,同修沿着饭店旁的安加拉河(Angara River)发送俄文传单,大约发出了2,000份。晚上大家进行检讨,觉得当天成效有待改进,便决定晚上好好打坐充电,期望明天能让每一份传单都找到它的有缘人。

专心往内,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6月15日,我们依着地图划出三条路线,于早餐后便立刻出发。我们徒步沿路扫街、边走边发,一遇有公园、车站或市场,便停留较久的时间。很开心的是,我们三组人员不但都没遭到盘查,而且还遇到一些民众进一步向我们询问相关的讯息,并认真地聆听我们的解释。有一位在公园内卖零食的老太太,还让我们在她的摊位上摆放传单。我们也来到当地规模最大的市场,发现周围挤满了临时摊贩,人潮多得不得了,很快就将带出门的传单发完。中午回饭店休息用餐时,三组人员都笑嘻嘻地回来,而团长也谈成了夹报的事,我们决定拨出12,000份传单夹在当地的两大报进行发送。

 

6月16日,我们前往享有盛名的世界第一大湖--贝加尔湖(Lake Baikal)。沿路是美丽的针叶林,导游小姐觉得我们的气氛很舒服、很快乐,她告诉我们之前她曾吃过素,但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法持续,她想要明天就恢复素食的饮食。我们立刻回应说:“哦!今天就可以开始吃素了!”同时递给她一个起司饭团。沿途,我们参观了一座木造博物馆(Taltsy Wooden Architecture Museum),并拜访了当地的村落(Listvyanka Village),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一路上我们也将传单发送给迎面而来的有缘人,或投递到住户的信箱里。俄罗斯人多数都会和善地接过传单来阅读。
参加蒙古小中心的送别晚会

6月17日凌晨,我们返回蒙古,当地同修为我们安排了参观大草原民族游牧生活之旅。至今,生活在大草原中的人口仍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他们生活较贫苦,采行素食较不易,在推广上也较难。但尽管如此,我们坚信以蒙古同修的热诚、冲劲以及上帝的加持,一定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由于当天是返回福尔摩沙的日子,蒙古同修也在小中心安排了一场送别晚会,有唱歌和其他表演节目,他们的灵性很高又有创作的才华,很多人为师父写了许多歌曲和诗篇,我们听了都深受感动。

结语

感谢师父,让我们顺利地发完传单,而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并且使我们在短短一星期内,学习了许多事情,可说是收获满满。我们相信在上帝大爱的加持下,这两地人民的灵性意识也会越来越提升。

转寄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