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前有位明師,應該是一位非常開悟的大師。有一天,他閒坐著,心情開朗、愉快,徒弟們於是請他開示,關於他所經歷過的意識等級,大師就告訴他們,上帝帶領他從一個階段的意識層次到另一階層的過程。
這位明師告訴他的徒弟們,首先上帝帶領他、牽引他進入「行動的境界」,並且在那兒居住了許多年之後,上帝再回來引領他進入「懊惱的境界」,他住在那兒,直到所有過分執著的心都被洗淨。就在此時,這位明師在「愛的境界」找到了自我,「愛之境」的火焰,燒掉了所有剩餘的自我,意思是這個小我,然後他被帶到了「寂靜之境」,在那裡他驚奇地回顧了生死的奧祕。徒弟問他:「這就是您所追求的偉大神性的最後階段嗎?」這位明師說:「不!不!那不是最後的階段。」 有一天,上帝對這位明師說(當時他還只是一個真理追求者):「今天我將帶你到上帝心中的廟宇,那最內邊的聖壇。」於是明師就被領向笑聲的境界去。在通向「究竟涅槃」的旅程中,我們必須經過許多理解的等級、意識的層次,最後才能徹底明白所有的真理。 ★行動的境界讓我們來看一看,上帝把那個將要成為明師的真理追求者帶向何處,上帝能帶他到哪裡去?首先,上帝帶他到「行動的境界」,並讓他留在那裡幾年。「行動的境界」是什麼意思呢?有人知道嗎?我想是指,當我們第一次接觸上帝的力量,即印心以後,我們被那源自於內在的、不可思議的能量和加持力籠罩著;這個內在的力量是在我們接觸真理或萬能力量時所得到的。我們將變得極為興奮,充滿了各種不可思議的創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念頭都轉化為具體的行動,以致於我們想做這個、想做那個、想要布施、想要傳播教理、想要成為出家人、想要拯救眾生、想要印書,想要做很多、很多事情。我們還會發現,自己有很多潛能。比如,我們以前一點也不會作詩,突然間,我們卻可以寫出很優美的詩歌,能夠寫出以前寫不出的優美散文。我們能辯才無礙、滔滔不絕,枯燥地講到人家入睡(大眾笑),至少那對失眠的人有益,如此,他們也可以獲益於我們的教理。我們也許能做一些手工或精緻的繪畫,能做許多事情,然後我們就停在那裡,喜歡上那種情況。我們看到自己有工作能力,用自己的天賦和才能從不同方面利益人類、利益自己,這使我們洋洋自得,我們感到人生歡樂多彩,充滿創意而沈醉其中。
有些人或多數人,現在仍然在做同樣的事情,但是態度不同。我的意思不是說你們現在還像剛印心時,是個活力充沛的「開悟笨蛋」,現在你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會用比較沉靜的態度去領悟,「這是好的,我們應該做。」若是以前,有人因某些理由阻止你們做,你們會殺了他!(大眾笑)你們會告訴他:「你是魔,你阻礙師父弘法,你阻礙像我這種聖人工作....等等。」 我們試圖要每個人皆皈依我們的信仰,導致與其他人的關係經常發生衝突,例如和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我們的貓狗。因為我們強迫他們進入我們的系統,卻缺少足夠的智慧來掌握人的心理,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善意,及觀音法門的真諦及益處。 我們徒然擁有旺盛的精力、創意,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智慧來控制。因此,在修行之初,仍停在行動的境界時,才會經常犯錯,四面樹敵,朋友很少。初學者笨手笨腳,有時雖幸運地逮到一隻小魚,卻用掉了許多餌,我想那就是這位師父所指的「行動的境界」吧!雖然他只是簡單地提了一下,我們也能想像住在此境界的情況。
上帝讓我們進入「懊惱的世界」,以便我們能從一切世俗慾望、無常期待中解放我們自己,進而得以從慾望、從不快樂的假象中得到自由。我們不快樂都是咎由自取,因為我們追求物質和短暫無常的事物。 ★ 邁入「愛的境界」當我們能從過度的慾望及執著中解放出來時,我們會感到平靜、滿足,這時我們進入了所謂的「愛的境界」。「愛的境界」是意識的另一個階段,在那裡我們感到我們的慾望、執著及我們的期待全都消失,我們開始感到非常平安,覺得我們能夠愛。
我想這就是道家所說的「萬物同一體」的境界。很多法師和宗教團體都提到過,當我們的自我消失,個人的我執消失之後,就會發現自己處在完全的靜默裡,我們覺得不必再多說什麼了。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一切,萬物和平、恆常自在。所以我們不必再擔心他們,或試圖去幫助他們。 在我們了解自己內在甚深的愛之後,我們就不須要再做什麼了,這就是我們的感覺。然後我們將變得更安靜、更往內。我們不喜歡多說話,不喜歡再做討論,我們甚至不喜歡批評別人,因為我們知道每一件事情已經有安排。如道教所講「天下本無事」的境界,佛教也一樣:提到「我渡眾生,但無一眾生得度」。或者說我們臣服於主的旨意。有許多人會誤以為這個境界就是最究竟的開悟了。 ★ 寂靜的境界-窺探生死奧祕超過懊惱的世界後,真理的追求者進入了愛的世界,然後他進入「寂靜的境界」,在這裡他體驗到生與死,除此無它,他知道生是什麼?死是什麼?他再也不怕死,再也不貪生。這時,徒弟問大師,這是不是最高的境界?大師還是說:「不!」因為有一天,上帝帶他進入更高一層自我了悟之境,那個地方叫「歡笑的境界」,你們一定會想要知道,幾經波折之後,為什麼來到歡笑的世界?你們相信嗎?這本書是這麼講的。「歡笑的境界」應該是上帝甚深的殿堂了!真的如是嗎? ★ 歡笑的境界-歡笑看人生
我希望你們在將來,能從現有的任何等級,轉變到菩薩的等級,然後我們到歡笑的境界一起講笑話,用非常輕鬆的方式看待人生,我們可以一起容忍這一切。其實生活可以很好玩,當我自己一個人時,我整天都在笑(師父笑),你們不知道。有一些徒弟和一些朋友,偶爾來和我相處一會兒,或是有的時候我請客,我總是在笑。我和他們開玩笑,他們也笑不停。如果他們是有趣的人,能講笑話,我們會一整天笑個不停。如果我有時間,我用餐時也會笑上三、四個小時,直到用餐結束,不需要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不怎麼好笑的笑話也能笑。我們開玩笑,感覺充滿了喜悅,隨時都能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