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新生活



化沙漠为生命之源

澳洲塔斯马尼亚 理查.狄米崔斯师兄(原文为英文)
 

乍看之下,要将这个全球地势最低、最干燥,且盐分含量最高的沙漠之一变成良田,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澳洲的“永续耕作”(即生态永续农业)顾问乔夫.洛顿(Geoff Lawton),却对这个位于约旦和以色列边境,低于海平面约四百公尺(1,300英尺),同时距离全球盐分最高的内陆湖“死海”仅两公里(1.25哩)的尘土盆地,抱持不同的看法。这里是全世界最不适人居的地区之一,夏天气温高达摄氏50多度(华氏122度),而且没有淡水。以往采行的农耕方式是使用塑胶布覆盖种植的农作物,并使用化学肥料。

洛顿先生于2000年8月,接受一个日本援助组织的委托而主持这项计划案;这个日本援助组织当时正与约旦的援助组织共同合作。该计划案的目标在于示范“永续农业”的耕作方式。洛顿先生和他的搭挡辛度(Sindhu)首先设计了这项计划,然后教导当地人永续耕作的技术。基于尊重该区以回教为主的文化,所以由辛度教导女众,而由洛顿教导男众。

首先,他们利用原有的地质结构,顺着地面下坚硬的岩层边缘,挖了一道1.5公里(0.93哩)长的沟渠,以汇集地表水,并防止地表水渗入深层的土壤中。然后在沟渠的边缘覆盖一层护根物和绿肥--这些绿肥以前都被约旦农民当成废物烧掉。他们在护根层的上方种植具固氮作用的沙漠植物,接着沿着土坡种植枣椰、无花果、石榴等各种果树。他们也用护根物和更多的绿肥将沟渠填满,并在这些覆盖物的下方设置了一套滴灌系统,以尽可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令当地人民和其他农业专家跌破眼镜的是,转化的成果开始逐步呈现出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无花果树就已长到一公尺高(三英尺),而且还结了果实,当地人简直不敢置信!其他果树也长得很好,由于水气的关系,沟渠底部更长出蕈类,土壤本身充满了生命力。另一项转化的奇迹则是土壤的盐分确实降低了,即便使用咸水灌溉之后也是一样。根据土壤的测试显示,肥沃堆肥里的微生物产生了一种蜡质,将盐分子包住,使植物不会受到盐害。

该计划案施行的结果,已经在地球最干燥的不毛之地,创造了一个永续生存的乐园。这个创新的方法显示出,只要我们与周遭的生物共同合作,就没有不可能的事,更证明了任何人只要愿意投注一些心力,就会有奇迹发生。我们朝天堂迈出一步,天堂会以百步回应我们。

时值黄金时代,这个星球所有的人类亦将荣享许多即将来临的欢乐时光,不论是在此刻或未来的世世代代!

参考资料:
http://207.21.197.146/per/permaculture.swf
http://www.permaculture.org.au
http://permaculture.org.au/?page_id=12

 

原本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沙漠景观
有助于留住水分的沟渠是这项“永续耕作”计划的核心
沿着有护根层覆盖的沟渠种植果树以及具固氮作用的沙漠植物
果树种植一年后的惊人成长
沟渠中长出对土壤有益的微生物和蕈类
 
以护根物充分覆盖的“永续耕作”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