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真
  自由時報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三月一日 


清海法師妙語開示:每人皆有福報

 [記者羅碧/台北報導]以「印心」方式傳授「觀音法門」的清海法師昨天下午二時,在國父紀念館舉行講經弘法會,吸引大批慕名而來的信眾前往聽講;清海法師在講經時強調,人皆有佛性,而「修行」可以讓人找到解決痛苦、擺脫煩惱的好辦法,不但可以利益自己,也能利益眾生,美化世界。

 由於清海法師已有二年未曾公開演講,其講經弘法向以淺顯易懂的詞句,與輕鬆詼諧的話語,讓民眾能迅速理解其真義,與身入其境,因此昨天的弘法會不僅造成國父紀念館大禮堂座無虛席,走道坐滿信眾,甚至還有千餘名信徒站在會場外,看閉路電視轉播會場情況,現場並提供台語及英語同步翻譯耳機服務,據估計,昨天至少有五、六千名男女老少信眾前往爭睹清海法師的「風采」及聆聽她的「妙語開示」。

 由於清海法師對其他宗教一向持包容吸取的開朗態度,因此她並不拘限在佛教徒的立場,不僅在外表裝束上有別一般出家人,而她在傳法講經時,也常引用耶穌基督、釋迦牟尼佛的話,及其他宗教的哲理,來證明大師們所說的道理都一樣,只因真理只有一個,宗教的分別是人為的觀點及時代背景的差異所造成,所以她也接受各宗派和不同背景的人前往求法,而不用改變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至於昨天她在答覆信徒問題時指出,信仰很多宗教並不會下地獄,可以上很多天堂,但要了解各宗教特質,以免會掛在天堂的門口,進不了大門。

 而清海法師昨天在開示時指出,其實每個人都有「福報」及佛性,但是因為忘記他的存在,所以才有師父及徒弟,不然大家都平等。修行觀音法門可以引領大家到最高境界或是成佛,而所謂「觀音法門」則是觀內在的「光」與「音」,它是一種愛的力量,不是從經典或書本上可以學到,必須經由得道的在世明師 傳法,以心傳心,才能獲得。

 清海法師並指出,不修行的人會比較痛苦,不知道自己為何煩惱,修行後可以讓自己覺得好多了,並且打坐修行也可以從根解決世界十方問題,但是她也不主張信徒們放下手邊工作,學釋迦牟尼佛整天坐在菩提樹下打坐,不管世事,修行要修「中道」比較好,只要內心滿足,快樂就好,而毋須追求表面的成功或是所謂富足的生活。

 清海法師昨天晚上並傳心法給有心修習觀音法門的信徒,不過他們必須受持五戒、茹長素,每天打坐二個半小時以上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