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使者見聞錄
 

利益眾生是師父唯一的工作

 師父的智慧經常流露在生活言行當中,跟師父一起做事,一方面可以學習許多活生生的哲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出我們做事不夠完美的地方。師父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乾脆俐落,在最短的時間內總是完成最多的成果。

 例如師父從印度回來時,距離禪七只剩下三、四天的時間,為了讓數千位參加禪七的同修,有更寬敞的空間吃飯,師父把山下的道場重新整頓,任何不好看不夠整齊的地方,一經師父處理,兩三下就變得漂亮又乾淨。原本破舊的餐桌,師父將一些撿來的布鋪在上面,餐桌立即搖身一變,變得既美觀又有價值感。

 另有一處用餐地點,餐桌高低不平,排得不完整,空間顯得十分擁擠。師父巧思設計,移動幾張桌子,排成一個L型,視覺就整個改觀,看起來不但清爽,也擴大了活動的空間。汽車保養場的大小物品也全部被移走,又多空出一個地方,給同修和貴賓吃飯時享用。

 這一切美麗的空間設計,並未花一毛錢,完全是在師父的引導之下完成,才一兩天的時間,整個道場變得煥然一新,彷彿重新裝潢過。都是因為師父親自帶領大眾一起做,才會這麼有效率。同修如果能夠學習師父做事的態度,今日事今日畢,每天必然可以節省好多時間,用來打坐或是做其他利益大眾的事。世界的人如果也有師父這樣的精神,做事不拖泥帶水,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此外,師父將舊大殿旁一座新蓋的倉庫拆掉,因為這個空間原本是為了星期天來道場的同修和貴賓而設計,上面有一個大屋頂,可以遮陽避雨,師父本來已經交代很清楚,結果徒弟卻明知故犯,把整個空間用木板隔間起來當倉庫。錯誤已經發生,如果一般人遇此情況,絕大多數會順著錯誤下去,認為釘木板隔間也是花費不少人力和金錢,拆掉恐怕太可惜,然而師父認為「對大眾有沒有利益」這個問題,才是最重要最應該考慮的,並非師父不考慮所花費的人力和金錢的問題。

 每個星期天至少都有千人以上來道場,這些人都是抱著很大的誠心來,有的同修好幾個星期才能來看師父一次,師父告訴出家眾應該好好愛心對待他們,就像對待客人一樣,侍奉他們如同侍奉上帝一般。師父便是考慮到,有時太陽很大或下雨天,貴賓常常不夠地方遮陽避雨,因此才蓋一個簡單的屋頂,給大家享用。

 雖然徒弟弄錯把這個空間用來當倉庫,不過為了利益大眾這個前題著想,師父最後還是決定將倉庫拆掉,把數百坪空間完全留給同修和貴賓假日來訪時享受。師父說:「我們做事情難免會弄錯,不過做錯以後應該儘量想辦法把它改變得完美一點,不能讓這個錯誤一直存在下去。」師父這種處理錯誤的方式,以及為眾生考慮的心意,令徒弟們十分佩服。

 此事看似很小,然而卻包含著師父無限寬廣的愛心,試問天下有多少人會為了大眾的利益而不計金錢不計辛勞地付出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