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擋土牆的巧妙設計
玻璃屋前的露天廣場,因地形關係,下雨時泥土常嚴重流失,必須蓋一座擋土牆才可以。師父再度運用她的智慧,把擋土牆變成一座多用途的樓閣。
這個擋土牆因地勢關係,要與地面齊必須蓋得很高,師父順著這個高度設計,從擋土牆最上方往外延伸出去,加幾根鐵架,鋪上水泥,如此一來地積便擴大數百坪,又可多容納幾百位同修上來打坐。
中間部份也同樣延伸出去,一座擋土牆變成了一座三層的樓閣,這是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巧妙設計,也是師父再度示現的智慧結晶。
現在最下面一層做為出家眾的廚房之用,遇到下雨或大太陽時,中間一層正好可以用來當師徒輕鬆聚會的地方,每天晚上師父則和出家眾以及在家長住的同修在最上一層共修,並在此露天而眠,舉目有滿天的星斗和明月,鼻息之間有自然的風和自然的空氣,除了帳篷以外,這是我們師徒另一個簡單又舒適的居住方式。
師父常開示我們「智慧應該有用才算是智慧,一邊修行也要一邊運用修行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幫助我們生活更順利,並且淨化世界的氣氛,提高世界文明的程度」,師父從自己本身做起,在她日常的點點滴滴當中以身示教,讓我們一次次地學習,如何運用我們的智慧在生活中或工作上。
對一位大開悟的人來說「生活即是道」這句話用來說明師父生活上的行動真是極為貼切!
|